什麼是技術性貿易障礙?

為什麼我們該關注技術性貿易障礙?

點閱:8395

1930年美國實施「斯姆特-霍利關稅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針對2萬多項進口物品提高關稅,這項措施導致其他國家採取報復,使得美國進出口大幅縮減,也造成全球經濟一蹶不振。當時世界各國相信高昂的關稅能夠保護國內的生產者,因此紛紛築起高聳的關稅城牆,讓原本一蹶不振的經濟雪上加霜。時過境遷,現在世界各國大多認為自由貿易才是通往繁榮的捷徑,便互相約束關稅稅率,並成立了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我們也時常能聽到在世界的某一個角落又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雙方的關稅因此又進一步降低的新聞。相較從前,我們可以說是活在一個低關稅的時代。

有人將關稅比喻為河流中的閘門,以前閘門很高,使得水(貨品)無法自然流動,現在閘門被拆掉了,我們才發現水下還有很多粗糙的石子在阻擋水流,也因此這些關稅之外的貿易障礙開始受到世界貿易組織及各國的重視。這個例子很好的闡述了國際焦點的轉移過程,但卻忽略了一件事,這些關稅之外的障礙可不只是水下的石子,有些甚至是一座高山,因為對國際貿易而言,繳稅不過就是增加一些成本,但如果產品無法符合這些關稅之外的規定,可是連市場都無法進入,即使可以符合這些關稅之外的規定,相關的認證驗證費用,也與課稅一樣增加成本。

非關稅措施(Non Tariff Measure, NTM),顧名思義,就是關稅以外所有會影響貿易的措施,包括原產地規則、技術性法規、符合性評鑑程序、進口配額、反傾銷等等。非關稅措施的一大特性就是不確定性,它難以透明化也難以量化,就像灰色的雲一般難以看透,而在非關稅措施家族中最容易令貨品貿易者感到頭疼無奈的應該就是與產品相關的標準、技術性法規及符合性評鑑程序(用來確認產品符合規定的程序,例如我國驗證登錄制度、符合性聲明制度等)。這些措施不但因為極具技術性而讓旁人霧裡看花,也非常容易成為隱藏性的貿易障礙,因此WTO有一個專門的協定加以處理,稱為技術性貿易障礙(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TBT)協定。

  • 編修日期:2018/09/20
  • 上稿單位:綜合企劃組
更新日期: 2025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