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技術性貿易障礙?

如何善用技術性貿易障礙協定?

點閱:4653

讓我們從務實的角度來看TBT協定,到底TBT協定能帶給業者哪些實質效益?

(一)隨手可得的法規資訊
在透明化部分,TBT協定要求WTO會員都應該在制、修訂法規時將草案以書面方式通知其他會員(稱為通知文件)。除了法規草案內容之外,通知文件還包含受影響的產品範圍、預計實施日期等資訊,一方面讓其他會員的業者瞭解法規動態,另一方面也讓業者能提出意見,避免實務上難以執行。近幾年來WTO會員提出的通知文件每年平均超過2,200件,都即時更新在我國「TBT資訊暨強制性商品檢驗規定資料庫」網站中,網址為http://db2.wtocenter.org.tw/tbt/,網站中有各國發出的通知文件,我國前10大貿易夥伴發出的通知文件還附有中文摘譯,方便國內業者快速瀏覽。此外,為了避免大量與業者無關的通知文件造成使用者的負擔,網站也提供訂閱功能,讓國內業者可以訂閱與自身有關的通知文件,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強烈建議國內出口業者以及國內法規主管機關到網站上訂閱與自身相關的通知文件,以便在第一時間瞭解與自身相關的國際法規動態。

(二)更便利的服務窗口
TBT協定要求WTO會員成立TBT查詢單位,負責回應其他WTO會員及其利害關係人的一切合理查詢,並能提供技術性法規、符合性評鑑程序及標準的文件或草案。我們可以把TBT查詢單位想像成電話接線生,是國內業者與國外主管機關最簡便的溝通途徑。
常見使用TBT查詢單位的情形包括向國外主管機關詢問自己的產品是否需強制檢驗及索取特定產品的管理法規草案等。通常這樣的詢問會透過雙方TBT查詢單位進行溝通,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少語言造成的障礙,另一方面透過TBT查詢單位也能為國內業者的提問增添官方色彩,比較容易獲得被詢問國家主管機關的正式回復。

(三)獲得表達意見的權利
在介紹TBT協定的透明化原則時,我們提到主管機關在制、修訂法規時,應該提供至少60日的評論期,讓國內外業者都能充分表達意見。我國TBT查詢單位就時常接到美國、歐盟、韓國及日本等WTO會員對我國法規草案的評論意見,可以說有了TBT協定以後,向其他國家的法規草案提供意見已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為了讓我國業者也能多加利用這個表達意見的機會,我們整理了常見的評論意見如下:

  1. 希望延長法規過渡期。
  2. 希望釐清法規執行細節。
  3. 希望放寬過於嚴格的技術內容(例如化學物質的限量值及產品測試方法等),或是改採國際標準。

有些人會問,提出評論意見真的有助於解決貿易問題嗎?當然沒有這麼簡單,但評論意見卻是啟動並支撐政府後續作為的關鍵,當掌握了業者的訴求後,政府可以接力透過雙邊管道與對方政府協商,進而在TBT委員會的多邊場域向對方提出特定貿易關切,藉由同儕壓力迫使其修正法規,最終還可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作出判決。絕大多數的TBT問題都會在特定貿易關切階段解決,僅餘少部分無法解決的問題才會進入爭端解決程序。

以下我們來看2個案例:
案例1:印度要求進口的資通訊產品必須經由印度境內的指定實驗室進行測試以確認產品安全,但印度境內的實驗室不但數量很少且效率極差,導致產品測試耗時約需1年,嚴重影響產品貿易。因此有很多會員都對這個印度法規提出評論意見,並同時在TBT委員會會議上提出特定貿易關切,除了希望印度提供更長的法規過渡期外,更希望印度採認國外實驗室的測試報告。印度最終多次延後法規實施日期,並且增加國內指定實驗室的數量,來回應各國的訴求。
案例2:中國大陸近期透過TBT通知文件徵求各界對其進口食品管理法規草案的意見,該草案要求國外進口的食品需取得當地主管機關簽發的證書,以證明這些食品是在當地主管機關監督下進行製造及出口。這個草案因為將大量增加國外業者及主管機關的負擔,而遭到多個WTO會員反對,因為收到太多評論意見,目前中國大陸提供額外2年法規過渡期,以仔細評估收到的意見。

TBT協定是一部需要政府與業者緊密合作的協定。它最主要的功用是規範政府在制訂技術性法規、符合性評鑑程序及標準時應該確保相關作為不會對貨品貿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礙,但是就如同我們所看到印度的案例,其他國家的障礙常常是法規文字上看不到的,所以我們需要業界即時向政府反映貿易現場所遭遇到的困難,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方式,才能充分利用這個協定為自己爭取機會。

美國與歐盟是TBT委員會中主要提出特定貿易關切的會員,我們觀察到他們的背後有著積極的業者作為後盾,提供有力的論述,也為自己爭取到較多的協商空間。我國產業特質雖然不同於西方國家,但我們期盼透過積極推廣TBT協定,讓業界在瞭解協定下享有更多的權益,並增進業界與政府的連結,以便善加利用TBT協定來解決業者遭遇的貿易障礙,增加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

  • 編修日期:2018/09/20
  • 上稿單位:綜合企劃組
更新日期: 2025年1月3日